

当前,锂资源供应面临瓶颈,锂价“高攀不起”,理论上具有本钱优势的锂电池替代品——钠离子电池获市场各方关注。
9月18日,从宁德时期方面理解到,公司钠离子电池上游产业链将于明年建成,并完成投产。钠离子电池既能够应用于电动汽车,也可应用于储能电站等场景。近日,国内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期在答复投资者发问时表示,正努力推进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完成产业化。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理解到,目前钠离子电池开发仍处于早期阶段,尚未进入大范围消费及场景化应用。真锂研讨首席剖析师墨柯向,钠离子电池的开展前景尚存不肯定性。“一旦碳酸铁锂的价钱回落,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的钠离子电池性价比优势能否持续?”
上市公司规划钠电池范畴
“钠离子电池备受关注,主要系锂电池原资料价钱上涨、新能源汽车需求快速增长以及钠离子电池技术持续进步等多种要素所致。”中科海钠开创人唐堃向。
投资者有必要从较长的时间维度来审视钠离子电池热潮。两年前电池级碳酸锂价钱仅为4万元/吨,而截至2022年9月16日,电池级碳酸锂价钱涨至50.25万元/吨,两年间涨幅达1156.25%。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来看,2022年1月份至8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而2020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6.6万辆和136.7万辆。
目前,锂电池原资料价钱上涨压力层层传导,不只终端整车厂商感遭到压力,宁德时期等电池消费企业也感同身受。
华泰证券发布的研报表示,在锂资源慌张的背景下,钠离子电池战略意义凸显。相较于锂电池,钠电池电化学性能更稳定,本钱更低;相较于铅酸/全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性价比更高。
“理论上钠离子电池比锂离子电池更具本钱优势,其本钱比最廉价的磷酸铁锂电池低20%至30%,由于钠离子电池并不运用稀有贵金属。”唐堃向记者表示。
从本钱资料构造来看,锂离子电池正极资料本钱占比最高,为43%;而钠离子电池的正极资料本钱仅占比26%。
作为最早进入钠电池范畴的企业之一,早在2021年7月29日,宁德时期便发布了其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据公司在发布会上引见,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到达160Wh/kg;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20°C低温环境中,也具有90%以上的放电坚持率。此外,宁德时期还提出了锂钠混搭电池包的应用计划。
与此同时,A股上市公司华阳股份牵手中科海钠规划钠电池板块;钠创新能源、鹏辉能源、欣旺达、中国长城等企业纷繁宣布规划钠电池范畴。
“钠离子电池技术历经多年研发,已进入产品导入期。”唐堃在承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钠离子电池不会取代锂离子电池,两者之间更多是互补关系。钠离子电池目前的应用场景是两轮电动车等短途电动范畴,由于这局部消费群体对价钱较为敏感;另一个应用场景是对能量密度请求不太高的范畴,例如新能源接入储能等。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钠离子电池具有明显的价钱优势,但能否大范围商用化取决于产品性能。
产业开展需政策扶持
市场更关怀的是钠离子电池的“经济性”,这条技术道路能否走得通?
华泰证券发布的研报引见,目前钠离子电池资料本钱为2.3元/Wh(中试),估计在范围消费下,钠离子电池远期理论本钱可降至0.3元/Wh至0.4元/Wh。
“钠离子电池的产业链尚未完整构成,未能大范围消费,种种要素招致钠离子电池的本钱还无法大幅降低。”唐堃向记者表示,在当前阶段,钠离子电池技术的成熟度要远低于锂电池技术,仍需企业积极投入研发。同时,这也意味着钠离子电池仍有较大可提升、优化的空间。倡议在钠离子电池产品导入前期给予更多政策扶持,加速相关技术开展。
“将来三至五年内,钠离子电池的开发企业难以完成盈利,更多的是追求技术抢先,进而在范围化制造阶段完成盈利。”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钠离子电池的想象空间很大,但企业必需拿出一套经济性较高的计划,以提升盈利空间。”
跨界需慎重
同花顺数据显现,截至9月16日,A股合计已有36只钠离子电池概念股,其中来自电力设备的上市公司居多,此外,医药生物、根底化工、传媒、机械设备等行业上市公司也纷繁跨界规划钠离子电池范畴。
例如,传艺科技主要从事各类输入类设备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业务。据其引见,截至8月31日,传艺钠电正依照进度规划有序停止建立和专利申请。按方案,本次钠离子电池项目一期2GWh产能拟于2022年年底前完成厂房及中试线的建立施工和产品中试,并于2023年初完成2GWh产能的投产。二期8GWh的产能,公司将依据后续钠离子电池市场等状况适时投入设备及产线,稳健推进钠电池产能的逐渐扩张和释放。
数据显现,传艺科技自6月28日以来,截至9月8日,公司股价区间累计涨幅超300%。
但是,该范畴能否存在自觉投资、蹭热点的现象,值得关注。传艺科技发布项目风险提示称,由于项目的消费线刚刚建成准备投产,运转的稳定性还需求进一步提升,项目的实践收益率受将来产能投放节拍和市场价钱要素影响,项目的收益率存在不肯定性;钠电池属于新的技术产品,市场的培育和开辟也存在不肯定性。
墨柯向记者引见,普通而言,一项技术从实验室研发落地到产业化消费,需求阅历“小试”“中试”“量产”三个阶段。“小试”,即小批量消费,察看考证产品的稳定性,“中试”是比“小试”更高级别的消费,而量产则意味着产品的稳定性曾经能够支撑大范围消费。
唐堃向记者表示,“钠离子电池的研发需求底层技术积聚,也需求较长周期内在市场上停止考证。当下资本的关注有利于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开展,但将来还需求用产品质量证明。从长期来看,只要真正具备中心竞争力的钠离子电池企业才干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